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小家大事丨不止于想正文

小家大事丨不止于想

作者:热门资讯 来源:焦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09-17 20:39:47 评论数:

汇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小家想科创力量,展现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大事科研历程,讲述首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止于萍乡市某某建筑科技厂创新故事。新一季《小家大事》向“新”而行,小家想乘风启航。大事

《小家大事》栏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新华网联合出品,止于本期将走近2023年北京市科协“卓越工程师”成长计划项目入选人、小家想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大事讲述他与人形机器人结缘、止于并肩作战、小家想萍乡市某某建筑科技厂载梦前行的大事故事。

张锐,止于2023年北京市科协“卓越工程师”成长计划项目入选人、小家想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大事长期从事人形机器人的止于研发工作,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了五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并提出机器人“运动脑”概念和设计架构,依托“运动脑”技术,研发多种轮式、腿式机器人,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牵头制定了7项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

 

机器人的一小步

缘起。2015年,张锐在26岁时关注到人形机器人这一前沿技术,并决定投身于这一领域,开启了自己的“追梦之旅”。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成更加有风险可能性的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想能不能设计出自己的人形机器人。当时,国内进行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机构还很少,做中国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是张锐的第一个“机器人梦”。

机器人的第一步。将人的身体“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设计关节调动,开发核心零部件,加工组装测试,验证算法…2016年3月,张锐和团队设计研发的双足大仿人机器人诞生了。第一代机器人基本可以做到平地行走和上下台阶,还验证了双足最难的平衡算法和基本的步态规划。

 

破解电力行业运输难题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光伏发电站建到山上,如何将成吨的光伏板运输上去成为一大难题。

如何破题?为让机器人适应崎岖的路面,并完成运输工作,张锐介绍,我们借鉴机器人腿部行走机构,把人形机器人腿部髋关节放在车辆上,用来作为车辆的悬挂。因为这种机器人也属于特种车辆,所以它的运动速度和负载能力也较强。这样机器人就具备了轮式的负载和速度,同时又兼具了腿式机器人跨越障碍的能力,成为轮腿复合机器人。

山路环境复杂,一般都没有设置车道线,机器人需要通过传感器判断出行走路径是非常困难的。

“让机器人具备像人一样通过眼睛观察后可以具备相应的判断能力。”是张锐在轮腿复合机器人研发上的再次创新。张锐和团队提出了仿人眼非典型道路识别算法,可以实现模拟人眼的视觉感知过程,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识别和理解复杂的非典型道路环境。技术和算法的持续创新让轮腿复合机器人运输数吨重光伏板至山顶成为了可能。

 

工程师的首创精神

人形机器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未来产业的先锋,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人形机器人在电力行业基本上可以实现上山下海。”张锐说,未来人形机器人设计研发的核心还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

张锐,作为机器人背后的研发工程师,已经与人形机器人并肩前行近十年。未来,在与机器人一起开辟新赛道的路上,他对于追求卓越也有了新目标。“工程师需要具有首创精神,面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原创性的技术方案,能够独立思考,解决不同的工程化问题,我认为这样才称得上是卓越工程师。”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北京市科协“卓越工程师”成长计划重点培育面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为工程师提供交流发展的平台,助力首都工程师成长成才。

【纠错】